慧聰家電網: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將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對新方案的這一變化,不少70后80后網友直呼:多年前的勞動課,如今又回來啦!做掃帚、學剪紙、掃操場、撿煤渣……這是過去的勞動課;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如今孩子們的勞動課會是怎樣的呢?
什么是“勞動課程”?
義務教育勞動課程以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重點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勞動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用于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同時,這門課程注重評價內容多維、評價方法多樣、評價主體多元。
據了解,勞動課程內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項目組成。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生產勞動包括農業生產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產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服務性勞動包括現代服務業勞動、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兩個任務群。
學??山Y合實際,在不同學段自主選擇確定任務群學習數量。比如,在烹飪方面:第一學段(1~2年級),要參與簡單的家庭烹飪勞動,如擇菜、洗菜等;第二學段(3~4年級),學會做涼拌菜、拼盤,學會蒸、煮的方法,如加熱饅頭、包子,煮雞蛋、水餃等;第三學段(5~6年級),做2~3道家常菜,如西紅柿炒雞蛋、煎雞蛋、燉骨頭湯等,還要會設計一頓營養食譜;第四學段(7~9年級),能設計一日三餐的食譜,獨立制作午餐或晚餐中的3~4道菜等。由此可見1-6年級的小學生基本都關聯到了下廚烹飪的要求。
而隨著月起中小學生要學煮飯燉湯這一門勞動課程沖上熱搜,引起了廣大父母消費者的熱議,還有父母發言可以吃到孩子做的飯;也有一部分父母擔心孩子烹飪安全問題……但無論如何,這一勞動課程的發布都將會刺激父母及小學生目前,對于這一課程主要的核心問題是:不會做、沒人教、不安全。從而也為我們處于“冷凍期”的廚房小家電行業帶來商機。
廚房小家電的使用頻次被迫提高
外賣行業的成熟發展解決了年輕人快節奏生活下節省時間以及烹飪薄弱的特點,很多父母工作忙自己吃外賣,孩子也跟著一起吃外賣,家里的廚房小家電使用頻次極低。本次課程發布之后在學校的要求背景下,必將帶動廚房小家電的使用頻次。
操作簡便的空氣炸鍋或被父母青睞
不會做,也是學生面臨的主要核心問題之一,從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操作簡便,只需做好配菜、選擇溫度調節時間就可直接做出一道菜肴。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目前空氣炸鍋零售規模不斷走高。
自動斷電無油煙烹飪的烹飪機器人
父母擔心漏電、漏煤氣有危險,部分家長對這一課程產生了擔心害怕心理,所以這也就使得一些健康安全輕油煙的廚房烹飪小家電迎來一波紅利希望,例如:烹飪機器人,自動斷電,工作自動鎖蓋,長時間不用可以自動斷電等多重安全保障,并且產品智能自動化對于不會做飯的父母和學生來說都比較友好。
綜上來看,這一勞動課程的頒布,無疑又為廚房小家電行業帶來福音,眾多小家電企業的新興產品設計理念要多加注重和關注,主流方向可向烹飪簡便,方便孩子使用,外觀年輕吸引學生喜歡,烹飪無油煙不傷害學生健康等方向。希望企業能多加關注,畢竟學生烹飪課程是國家教育機構的長久之計,而非一時興起,具有一定消費市場。